只要是在家做過飯的人,多少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,買回的大米放著放著就長出了黑黑的小米蟲。
大米買來的時候都是密封的,也看不出有蟲子,為什么放一段時間就有蟲子呢?這些蟲子是從哪來的呢?如何防止大米長蟲子?
圖源:微信公共圖片庫
大米生的是什么蟲?
經常吃大米的人,一不小心就會看到大米里有蟲子。如果仔細看看這些米蟲,就可發現這個體長2-3毫米的小蟲身體很堅硬,在放大鏡下看就更有趣了,它的頭部前面長了個長長的喙,跟大象鼻子有幾分相似,因此又被稱作“象鼻蟲”或“象甲”。
大米中象鼻蟲有兩種:米象(Sitophilus oryzae)和玉米象(Sitophilus zeamais)。
米象,俗稱米蟲、谷牛、米象甲,中國北方稱為“麥甲”。米象有翅能飛,但它們在米缸或者室內的時候極少飛行。玉米象是它的近親,二者長得也特別像。[2]大家不妨對著圖片看看能不能看出區別,要知道這個圖片可是放大的高清照片,現實中看到的它們很小,就更難區分了。這兩種蟲喜歡往角落里躲藏,還喜歡“裝死”,一碰就裝死不動,所以我們一般在大米的表層很難看到它們,只有把大米翻騰出來才會看到它們。
米象的生命周期大約為20-50天,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,蛀入粒內。所以,通常在每年7、8月盛夏季節更容易看到大米生蟲現象。
米象在產卵時會啃開大米粒,將卵產在米粒內部,并分泌黏狀物封住洞口,所以我們肉眼很難看到。到了合適溫度和濕度的時候,這些蟲卵就會在米粒內部孵化發育。因此,大部分時候,糧食中的米象并非來自外部,而是內部孵化。
除了米象,大米中常見的蟲害還有谷象(Sitophilus granrius)、谷蠹(Trogoderma granarium)、赤擬谷盜(Tribolium castaneum)等。谷象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區;[3]谷蠹原產于南亞,它們會直接在谷物里產卵,卵孵化成幼蟲,就會對谷物進行破壞;赤擬谷盜比米象稍大一些,它喜歡在谷物、面粉中出現(啃食),在面粉中更常見,所以又叫“面蟲”。
為什么密封的大米也會生蟲?
密封的大米生蟲是一種自然現象,并不奇怪,主要原因有:
01糧食未熟,蟲卵先行
糧食還在地里時,這些蟲子就將蟲卵生產在糧食內部了,大米買回家后,當大米所處的環境,溫度達到20℃-40℃、濕度達到65%-95%時,只需要一周的時間,蟲卵就孵化出來了。周圍的大米可以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營養,很利于生長發育以及繁殖下一代,蟲子就會越來越多。
02害群之蟲,潛藏暗伏
我們家里環境中不可避免也有蟲子,他們會潛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,比如裝糧食的工具、器材等,也沒有滅蟲處理,已經有了原來的害蟲和蟲卵,當你放入新的大米后,過段時間,就會長出蟲了。
03暗蟲產卵,防不勝防
大米在到達我們的餐桌之前,還要經歷生長、收割、加工、運輸等很多道流程,也有可能被蟲卵污染。這些隱藏在大米中的蟲卵非常小,肉眼很難發現。加工過程中,雖然會對大米進行清洗、篩選等工序,采取滅蟲、防蟲措施,但不能完全殺滅所有蟲卵。買回家后條件合適的時候,這些蟲子就會長出來了。
大米生蟲了,還能吃嗎?
米蟲會消耗糧食的營養成分,降低加工和營養品質,[1]幸運的是,米象不會咬人,也不會傳播疾病或引起感染,因此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威脅。所以,即使大米生蟲了,只要糧食沒有霉變,處理掉米蟲,再把米淘干凈,是可以正常食用的,沒有必要一袋米里面生幾只蟲就全部扔掉,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。
雖然被米象咬過的米粒表面顏色會變暗,厚度會變薄,但這種被破壞的米粒經過淘洗會漂在水面上,所以你在淘米的時候,把漂浮在水面的壞米粒淘掉,剩下的米就沒有問題。
怎樣避免家里大米生蟲?
生蟲了,如何應對?
我們在超市購買到的大米,都是企業生產包裝好的,生產過程中會通過一系列措施來防蟲,比如過篩,熱風干燥、二氧化碳氣體熏蒸、低溫冷卻等技術,再用真空、充氣包裝等,沒有拆封之前通??梢跃S持比較長時間不生蟲的。但是我們買回家后,只要拆開了,就可能生蟲。那么,該怎么辦呢?
01避免買太多,同時定期檢查
米蟲一般會在每年的八月上旬變成成蟲,在這期間家中購進新米的要注意定期檢查,發現的話要定期清理。同時,最好不要囤太多大米等糧食,吃多少買多少,買多了存放時間久了就更容易生蟲。如果確實存了大米等糧食,注意要定期檢查。
02發現生蟲,及時消殺處理
一旦發現米蟲已經出現在大米中,那就應該及時進行消殺。
?。?)及時分開被米蟲污染的糧食和沒被污染的糧食。
?。?)把大米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攤開,用一個小盆接住米袋的開口,等米蟲全部爬出口袋后再集中滅殺。
(3)很多米蟲會“裝死”,因此最好過篩除蟲。
另外,特別提醒一句,千萬不要放太陽下暴曬,否則將會產生明顯的碎米及口感變差。[4]
這2種大米,最好不要吃
有些情況下的大米,就算是沒有長蟲也不要再食用了。
01發霉
在大米存放比較久后,要辨認大米是否有發霉的情況。如果發現大米發霉了,就不能再食用了。大米發霉,如果其中有黃曲霉菌,就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,危害就很大,由于肉眼很難區分,建議大家如果發現大米發霉了,就不要吃了。
02異味結塊
米象沒有安全問題,但是如果是赤擬谷盜蟲的話,他們會產生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分泌物,分泌物過多大米就會發臭、結塊,[5]所以如果你發現大米生蟲還發臭、有異味、結塊啦,那就別吃啦。
寧夏新聞網(www.xianmaca.com)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
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-2012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寧夏銀川市金鳳區宜居路156號 郵編:750001 新聞熱線:0951-5029811 傳真:0951-5029812 合作洽談:0951-6031787